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

題目一的說明與操作內容




一、說明:
本設計採數年前東海建築系主任張樞先生對二年級所作「基礎啟蒙」教育之設計題目轉化而來。這個題目將訓練學生對幾何尺寸、空間觀感、基本建構意義(tectonics)、以及對於基地與建築本體關係的認識。

二、步驟:
1. 設計一座以個人尺度為基準的「工作站」。此工作站包含以下設備:
(1)由垂直系統所構成的書架 (2)由水平系統所構成的一張繪圖桌及一張電腦桌,(3)能提供附屬於以上兩種設施之上的照明設備裝置。以上設備需精密的結合在一起,使其看似一完整結合的「雕塑樣」結構體。(本設計時間為1週,模型尺寸及平立面圖均為1/10)。
2.引入兩道L 型的牆面以界定這個工作站的周圍空間。這兩道牆的總長度為16至18公尺,在形成此兩道牆的長寬比自訂,但必須有一入口的開口處。每一道L 形牆的其中一邊高度是2।6公尺,另一邊高度是0.8公尺。(本設計時間為1週,模型尺寸及平立面圖均為1/20)
3.引入一個限於(1)8公尺以及2.8公尺之內的格子狀系統置入流程(2)中的設計內;這些格子必須是正方或長方形,格狀系統代表柱子,以便構成空間結構體並和已設計之空間產生對話。(格狀大小若位於同一列則強烈要求同樣大小;本設計時間為1週,模型尺寸及平立面圖均為1/50)
4.引入平板屋頂及玻璃牆面。此屋頂必須凸出牆面。將整個設計配置在水池邊,但主要入口還是要由陸地進入。(請注意雨水接觸面平台、台階等關係;本設計時間為2週,模型尺寸及平立面圖均為1/100)
5.將以上設計界定在以下環境中:a.一條車道以及一條進入本建築的步道,b. 一個具十五公尺高差的環境區域;(本設計時間為2週,模型尺寸及平立面圖均為1/200)


三、作業要求:

1. 所有的模型都必須顯示正確的尺寸 – 牆的厚度、柱的寬度、玻璃的厚度等都需配合被要求的比例製作。

2. 各階段圖面部分均需含有一平面圖、兩向立面圖、及一剖面或拆解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